南京云森木业有限公司

杉木桩的霉变现象怎么判断?

信息来源:www.yunsenmuye.com   2025-10-18 09:13:42

杉木桩霉象的判断需通过多维度观察与分析,具体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:

1. 视觉识别

霉变初期木材表面会呈现不规则斑点,颜色从浅灰逐步加深至黑褐色。典型特征包括:

- 点状霉斑:初期为针尖大小的白色菌丝聚集,后期发展为直径2-5mm的圆形斑块

- 条状霉纹:沿木材纹理扩散的深色条纹,常见于含水率>25%的桩体

- 绒毛状菌落:3-7天内可形成厚度约0.5-1mm的絮状覆盖层

2. 触觉检测

使用硬度计测试时,霉变区域硬度值较正常木材下降30%-50%。手指按压时:

- 轻微霉变:出现0.2-0.5mm的可恢复性凹陷

- 深度霉变:产生1mm以上性压痕,伴有木质纤维断裂声

3. 嗅觉判别

霉变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VOCs)浓度达到50ppb时即可被感知。特征气味包含:

- 土臭素(geosmin):潮湿泥土气息

- 3-辛酮:类似发霉纸张的刺鼻味

- 衍生物:酸腐味混合甜腻感

4. 含水率测定

使用针式水分仪检测,当含水率超过20%且存在局部差异>5%时,高湿区域霉变风险显著增加。需注意测量点应避开节疤和裂缝,选取纵向断面均匀分布5个检测点。

5. 鉴别

常见致病霉菌包括:

- 黑曲霉(Aspergillus niger):黑色粉末状,PH耐受范围2.5-8.0

- 青霉(Penicillium spp.):蓝绿色绒毛,适生长温度25-30℃

- 木霉(Trichoderma):白色菌丝网,纤维素分解能力强

定期使用10倍放大镜观察菌丝形态,配合温湿度记录仪监控环境参数(相对湿度>75%持续48小时即达霉变临界值),可建立预警机制。发现霉变后应及时使用硼酸溶液(浓度3%-5%)或木材防霉剂处理,避免结构性损坏。